Skip to main content

不合逻辑的推理

有写话看起来挺有“道理”,然而其实似是而非,其背后逻辑推理是不成立的。或者,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意识对方在”狡辩“或者“强词夺理”,但并不能具体的说出其推理错在什么地方。

了解常见的推理谬误,一来看到别人话语中的错误,二来自己避免犯同样的谬误。

名称描述
1Straw Man故意夸大或歪曲对方观点的某一方面,然后攻击之。
2强调后果通过说后果的好/坏,来证明前提的正确与否。
3Slippery Slope说一连串的后果,好像这些一定会发生一样,来反对这件事。
4把相关当因果时间的先后或同时不代表因果。
5偷换概念推理过程中改变词语的意思
6不是真正的中国人“中国人一定反对台独,你不反对台独,因为你不是"真正"的中国人。”
7攻击"人品"“Tony有外遇,他的话不值得听。”
8攻击"动机"“Tony这么说,是因为他会得到好处。”
9“大家”都这样”大家都这样,凭什么你不这样?“
10假两难列出2个选择,逼迫你只能选“较好”的那个,其实你有第三/四选择
11诉诸无知主张由于一件事情未被证明是假(真),所以这件事情是真(假)。
12以偏概全从特例或这一小部分样本得出结论
这谬误中,有些是所有都容易犯的错误,比如2, 4;有些在英文讨论或文章中会经常看到,比如1,3;有一部分也为中国人所知晓的,比如5,12;最有意思的是,还有些谬误为中国人所“擅长”而不自知,比如2, 6, 7, 8, 9, 11

关于2 Slippery Slope, 本来我是经常在英语里面看到,以为是外国的东西。后来我看了这里的例子,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太擅长这个了。特别”适合“天生紧张的中国人。
孩子如果不上好國中,之後就考不上好高中,再來就考不進好大學,接著會找不到好工作,然後會窮困潦倒,一生就毀了!

关于1 Straw Man, 如果是小心的,偷偷的对对方原来的观点进行适度的篡改可以叫Straw Man Argument,这样的谬误可能不容易被发现。但是如果完全不顾”体面“,走极端,这样的讨论就变得很低级没有意思了。比如下面的例子(来自Wiki)。不过,遗憾的是,在中国人的讨论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。
小明:「我並不認為孩童應該往大街上亂跑。」 大文:「把小孩关起來,不讓他們呼吸新鮮空氣,那真是太愚蠢了。」

Comments